新闻动态
尼赫鲁幽灵困扰莫迪政府!印度对华政策为何失败
莫迪重走尼赫鲁老路?
《亚洲时报》最近的文章提到,印度总理莫迪总喜欢把印度现在遇到的各种问题归结到前总理尼赫鲁身上,特别是指责他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重大失误”。但有趣的是,莫迪在对华政策上的表现,好像又在重复尼赫鲁当年的老路,接连犯错。这是为啥呢?
1962年的中印战争,可以说是印度人心中的一道伤痕,怎么也抹不掉。这场发生在中国和印度边境的战斗,印度方面觉得是奇耻大辱,而我们的解放军用非常快的速度就把没准备好仗的印度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次失败暴露了印度这个刚独立不久的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弱点。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那场战争的影响还在印度的政治、社会以及它的国际野心里起作用。
当时担任总理的尼赫鲁被认为是他领导下的失败的重要原因。1961年,他采取了“前进政策”,让印度军队偷偷进入中印边境有争议的地方,但他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强硬地反击,结果就出了大事。这场战败不仅死了很多人,还丢了土地,让国家颜面尽失,也让尼赫鲁的形象受损。他的犹豫不决和对形势判断错误,特别是对国防部长梅农的一些激进提议的纵容,成了后来人们批评的重点。
《亚洲时报》的文章还提到,莫迪经常把印度的问题怪到尼赫鲁头上,说他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决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但讽刺的是,莫迪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似乎也在重复尼赫鲁当年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地出错。这是为什么呢?
1962年的中印战争对印度来说是一段难以愈合的历史创伤。这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冲突,印度人认为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而我们的解放军迅速击溃了完全没有准备好的印度军队。这次惨败暴露了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独立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脆弱性。七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的阴影依然影响着印度的政治、社会以及它在全球的地位。
当时的尼赫鲁因为政策上的失误被认为是导致失败的关键人物。1961年,他推行“前进政策”,命令印度军队偷偷进入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却没有料到中国会如此强硬地回应,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场战败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失去了领土,让国家蒙羞,也让尼赫鲁的名誉受到了损害。他的犹豫不决和对形势的误判,特别是对梅农等人的激进主张的纵容,成了后人批评的重点。
莫迪拿中印战争说事抬高自己
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把1962年那次失败当成了一个政治工具,专门拿来猛批反对党印度国大党和它的代表人物尼赫鲁。他们觉得尼赫鲁在那场战争中的错误不仅是一场灾难,还带来了不少后遗症,比如克什米尔问题、对巴基斯坦的长期对抗,还有和中国之间一直没解决的边境摩擦。莫迪想用这样的说法来拉低尼赫鲁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把自己包装成印度急需的那种强硬领导人,好弥补尼赫鲁当年被认为太软弱的地方。
莫迪能跳出尼赫鲁的外交阴影吗?
不过说真的,莫迪的外交政策是不是真的就完全脱离了尼赫鲁的影响呢?其实答案很可能并不是。外长苏杰生在他的书《印度之道》和《为什么印度很重要》里提到,1962年的那场败仗可是印度发展过程中“三场大地震”之一(另外两场就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和1947年的印巴分家)。他觉得,那场战争对印度的自信和战略思维造成了长久的伤害,到现在都没能完全恢复。而且你看,莫迪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很硬气,但在对华关系上,还是暴露出了跟尼赫鲁类似的判断失误。
尼赫鲁的问题出在他对中国的想法不够清楚,而且对军事方面的准备也不够重视。1960年的时候,周总理去新德里想解决边境争端,结果因为尼赫鲁内阁太固执,啥也没谈成。后来中国那边就觉得没希望了,所以1962年的那场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再看看莫迪这边,在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死了20个印度士兵,这不也说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准备还是不到位,对中国的政策也是有点短视吗?
中印关系:莫迪没走出尼赫鲁的阴影
莫迪刚上台的时候没什么外交经验,就想靠亲近美国来跟西方拉近关系,好制约中国。但这个策略没像他想象的那样带来经济和技术的好处。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印度觉得美国要和中国“脱钩”,机会来了,可拜登一上台,发现人家美国更关心自己国内的事儿。
到了2025年特朗普又回来搞了个“对等关税”的政策,这下子印度才意识到太依赖美国其实挺危险的。另一边,因为印度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搞了个“四方对话”,中国对印度的态度越来越敌对,莫迪越是强硬,中印边境的局势就越紧张。
为啥莫迪走的是尼赫鲁的老路呢?首先就是对大国关系判断错了。尼赫鲁在冷战期间跟苏联松散结盟,结果得罪了西方,印度错过了工业化的良机;莫迪呢,太依赖美国这个不太靠谱的伙伴,就没好好考虑修复和中国的联系。其次就是国内政治的压力。尼赫鲁当年搞“前进政策”也是为了迎合民族主义情绪,莫迪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也是为了塑造“铁腕领导人”的形象,讨好选民。可这种强硬姿态在中国面前根本不管用,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莫迪明明知道尼赫鲁犯过的错,却没有吸取教训。他和尼赫鲁的历史纠缠在一起,说明印度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历史上的错误不是过去的事儿,它们就在当下,影响着现在。
